<
t6b9小说网 > > 被绣球砸中后将错就错 > 第122章
    一个个的情绪空前绝后的高涨,施工的氛围一时间其乐融融。

    十月了,这房子必须在两个月之内盖好,不然会赶上下雪。

    不过只要人多,什么都不是问题,甚至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完工。

    “阿才,昨天找的那批工匠人到了吗?”姜沉鱼穿着厚厚的青灰色大氅,没戴任何繁复的首饰,只蒙了面巾阻挡风沙。

    一双多情的桃花眼,让她画的眼尾斜飞,颇有气势,任谁也不敢在她做事的时候开玩笑。

    “回夫人,已经吃过早饭,马上就能开工了。” 手下兄弟回道。

    “那好,把他们做的图纸在给我拿来瞧一瞧。”想起院子的构造,她决定在最后检查一下。

    大院占地有一千平方左右,在各各庭院中,这个面积不算大也不算小。

    姜沉鱼打算盖的是连排的房子,江记有四十余人,大小管事有不到十人。

    首先得有二十个单间,除了得力的管事能分到单独的屋子外,干的好的兄弟,若是想将媳妇接来,也可以向上申请住单间。

    这除了能给他们努力的劲头外,还能激励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    除了单间便是多人间了,屋子可能不大,但土炕搭的宽敞,一间能住三个人还有余。

    这条件已经比京城百分之七十的条件都好了。

    院子总共规划成四块,居住,厂房,活动,饭堂。

    看着规划清晰的图纸,她还是满意的。工匠也是找的有经验的老手。

    姜沉鱼看着工头拉来的一车车木材与青砖,转身盯着老工头。

    “达叔是吧?我是这里的管事,以后有什么用得上的,只管开口便是,只是这青砖瞧着不大对劲呀!别是用过又拿来充数的吧?”姜沉鱼用手指,点了点车上拉的青砖。

    “什么,你个老贼竟敢拿这种次品糊弄老子?”阿才年龄不大,却是江宁身边得力的打手撸着胳膊就要上前。

    那伙工匠有二十来人,也不是吃素的,见苗头不对一起都聚了上来。

    战况一触即发。

    “阿才,莫要冲动,达叔让你的人守规矩一些,大家是来赚银子的,并不是来抢银子的,你说是不是?”姜沉鱼虚虚将阿才向后推了推,抬头对上老工头精明的眼神说道。

    “姑娘,你不懂就不要乱说,这怎么可能是用过的,你这是在质疑我们的信誉。”老工头也是看老江湖了,说的那叫一个义正言辞。

    “达叔,这我们定的都是上好的料子,你这青砖颜色暗沉,薄厚有差,有的地方甚至坑洼不平,而为何有的还光滑柔和?”姜沉鱼用手指在明显的地方一一点着。

    “达叔,我们虽然是外地刚刚搬来京城的,但侄女从小便是倒蹬杂货起家的,有些货物的材质,我搭上一眼便也能看出个七七八八,出来挣钱谁都想多挣些,但也要和气生财的好,您说呢?”有些事情在开头就要讲明底线在哪里,不然得被人当了冤大头。

    老工头脑门有些发热,小看这姑娘了,本来还想着是外地来的,在料上挣出点酒肉钱的。

    “姑娘,你有所不知,如今这青砖正是断货之际,你这院子又大用的多,不得已才从别人那里借了些来,倒也不是老汉故意哄骗你,不信让你自己的人去买,也是找不到的。”老汉话锋一转,给自己圆了回来。

    姜沉鱼也没想撕的太难看,毕竟时间紧任务重,不想因为这点小事换了施工的队伍,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她也明白。

    “这样,新砖呢还是尽量找,若是京城没有,可去外面买,银子不够可以在商量,但我们这是新房子,还是希望有个好彩头,回头房子盖好的时候,我定是不会亏了达叔也各位兄弟的,您看如何?”姜沉鱼语气平缓建议道。

    她这院子才需要几块青砖,不过是老头给自己找了台阶罢了,她与江宁也不是那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人,如何还能用旧砖盖新房。

    她刚刚当然也是随口那么一说,她是跟着外祖父去进过货,但不是什么门道都懂,只是那青砖差异太过明显了,她比这一群的男子心细,仔细观察便发现了端倪。

    “姑娘说的是,老汉再托人打听打听,保管给姑娘的用料都上最好的。”工头也知理亏,主家给了台阶下,自己也就借坡下驴了。

    “阿才,中午的伙食去买半扇猪肉给兄弟们与达叔他们都加个硬菜。”姜沉鱼想了想道。

    “明白,我一会便派小弟去买。”阿才其实不明白,姜夫人为何还要给这群蛀虫加餐。

    “这都是常有的事,今日动土,有个好的开始更重要,你们找个懂行说话圆滑的人,过来看着他们拉来的木材石料便可,若是有什么不妥,先派人禀报,不用将从前的那种脾气带过来,大家和气生财。”姜沉鱼还是嘱咐了阿才几句。

    刚刚老工头那么快败下阵来,估计也是怕阿才这伙人这凶神恶煞的模样。

    有时候便是需要刚柔并济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夜间姜沉鱼的手指噼里啪啦的在算盘珠子上拨弄着。

    “铺子两千两,翻修五百两,地皮五百两,盖房预计八百两。加上人工伙食三百两,大概得预计五千两的流水。”姜沉鱼大概的给江宁报着账目,这次的买卖属于两人合伙,一人拿出了五万两银子,作为账面上的流动资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