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6b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科举使我富贵荣华 > 科举使我富贵荣华 第51节
    第77章

    沈佑需要找的能人, 花费了五六日的功夫都寻摸好了。他要手艺好,且人品过关的人才带走。若是人品不行,手艺再好他也是不用的。若只是手艺不够一些,还能通过努力弥补。但若是人品不行的话, 那就没有办法了。

    这五六日的功夫, 桃溪村连续摆了三日的流水席, 大宴宾客, 好不热闹。更是开了祠堂, 祭拜祖先, 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祖先。不仅如此, 更是找了人刻碑,打算立在村口的。不仅如此, 族长本来还想着要将村名也给改了的,想改成状元村, 还是被沈佑给阻止了的。他觉得桃溪村就挺好听的,改什么状元村, 反正沈佑就接受不了, 觉得太浮夸了。

    此间事了,沈佑就带着秦家的两个小辈, 以及找好的能人上路去元安县赴任了。

    元安县里, 上一任县令周峰早就离任了。他女儿要嫁入司马府, 自己也要升官了, 如何还耐烦继续窝在这个破烂的小县城,等新来的县令做交接。所以人早在一个月之前就离开了,反正师爷主簿这些还是在的, 县衙里面的事情他们都清楚, 也不怕什么的。

    沈佑到了县衙, 就见县衙里面有些乱糟糟的,人也稀稀拉拉的,不知道去哪里了。

    沈佑也不生气,就让在场的人集合一下,不让去叫其他人,让身边的人给登记了下,然后就开始忙着搬运行李,安排入住事宜了。

    可是有得忙的,既要安置行李,又要将带来的人给安置妥当。

    沈佑这边正忙着,那边陆陆续续的也有人赶回来了。看到沈佑,有的上前来帮忙,有的看了看,见沈佑神色温和,一副好脾气的样子,也就走开,继续去忙自己的事了。

    忙了一个下午,总算是安顿了下来。

    沈佑大手一挥,请大家去酒楼里吃饭。

    酒足饭饱,也累了一天,洗漱一番,回房间沾床就睡了。

    次日,暖暖的太阳晒进了房间,沈佑伸了个懒腰,用冷帕子洗了脸,顿时精神得很好。

    他往外看了看,外面天气正好,可以好好干活了,受了这天气影响,沈佑心情颇。

    吃了早饭,沈佑就去衙门了。

    今日,人到了基本都到了,但是依旧有几个钉子户没到。其中犹以师爷的身份最高了,直到现在都没露脸。

    沈佑早在来之前,就派人打听了县衙里面的情况,尤其是其中的人员背景和情况。

    这师爷是本地人,出自本地一个大家族,此人在县衙里面做了二十几年的师爷了,可谓是流水的县令,铁打的师爷。县令都换了十几个了,但师爷还是他。这个师爷也是个厉害人物了,惯会看菜下碟,若是新来的县令是个有背景的,他定然提前将县衙给打点的妥妥当当的迎接新县令,以期给新县令留下个好印象。若是个没身份背景的,那不好意思,他就会给对方一个下马威,先杀了对方的锐气,这样以后在县衙里面说话才有分量,才压得住新县令。

    而很不巧,沈佑就是那个师爷陈留眼里的软柿子了。

    沈佑眸中带着兴味的笑意,手里拿着的是县衙的花名册。

    他将花名册扔给身边的人点名,他自己则是单手托腮,含笑的看着。

    大家看着,都觉得新来的县令应该是个性子软的,这县衙以后怕是师爷的天下了。

    才这般想着的时候,那边点名已经点完了,沈佑就发话了。

    这是他赴任以来,第一次说话,声音温润,听着就像是三月春风一般,但是内容却一点也不春风。

    “今日未曾路面的七人,待会请一个大夫去看看,有病就给好好看看,没病就赶紧起来另找一份工作,我们县衙可是养不起了。昨日没在衙门的那些,扣一个月月钱,今日迟到的扣一个月月钱。”

    沈佑话语一落,下面顿时嗡嗡的议论起来,几个被扣了钱的人脸色都很是难看。新来的县令一般都会笼络一下衙门的老人,这样以后才办事情。这个新县令是怎么回事,听说原来就是元安县下面一个贫困村子里面的破落罢了,还是寡母带大的,无权无势,没有任何背景。初来乍到的,不好好笼络住他们这些老人,竟然还敢拿乔。

    几人气愤过后,见沈佑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,互相对视一眼,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笑意来。且等着吧,师爷那里哪里能善了,他们且等着就是了。师爷找回了场子,他们这边也就不算是事了。

    这般想着,几人就低下头去,好像是认乖了一般。

    沈佑就坐在那里,别的地方也没去,等着去诊治的大夫回来。

    大夫说那几人都微恙,过两日就好了。看这样子,明显就是被收买了。

    听到大夫这样说,刚才被扣了钱的人,这会也纷纷嚷起来,都说自己昨日病了,所以才没来。今日好一些了,就拖着病体来了。

    沈佑笑了笑,将花名册拿过来,道:“师爷年纪也确实大了,如今身体又不好,就不要再劳累了,在家里颐养天年吧。”

    说着话,沈佑伸手将其上的名字给划掉了。

    他之前就打听过了,这个师爷陈留不仅人擅钻研,还不是好东西,做的坏事可不少,纵着家里小辈欺男霸女的事情可没少干。这样的人,留着可别恶心自己了。

    沈佑将师爷的名字划去之后,又将另外几个没来说病了的人也一并划去。这几个人的名字,他都有印象,都是衙门里面的厉害角色,欺软怕硬的人。

    沈佑干完这些,抬起头来,问道:“刚谁说自己也病着来着?”

    没有人回答了,大家都像是被吓到一般使劲摇头。

    不是这个新县令疯了,就是他们疯了。

    “嗯,好了,现在我来说下我的规矩。”

    接着沈佑就让人将自己整理的规矩给说了一遍,比如迟到几次扣多少钱,欺压百姓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干的等等。

    这边沈佑宣读了自己的规矩,也了解了一番县衙的运作,就让人退下去各忙各的事情了。而他则是将自己的带的几个农人招了过来,他要着手研究杂交水稻,一刻都不想耽误。

    第78章

    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 沈佑赴任第二天就给烧了一把大火,竟然将干了快三十年的师爷给赶走了,这可是不得了,捅了马蜂窝了。

    反正陈家那边是闹翻天了, 陈留今年五十多岁了, 留着个山羊胡, 为人不苟言笑, 自视甚高, 何曾受过这样的气。本来试假病, 这会是真的病了, 被气病了。他也就真的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养着,不出门了。他倒是要看看, 没有了他,这县衙能转的动不。

    而师爷的党羽, 也就是另外几个一起被赶走的几人,素来都是以陈师爷马首是瞻的, 因此也就不动了。他们知道, 以陈师爷狭小的气量,定然是忍不下这口气的。因此, 也就都呆在家里, 等着看了。

    另一边, 沈佑和几个农人初步构思了一番杂交水稻的事情。他一开始没说最后的结果, 能够亩产多少,免得显得太过荒诞,让他们以为是天方夜谭, 反而没有劲头了。他只说自己是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, 可以以试。

    几位农人就信了, 想着能够提高一些产量,虽然不高,但也是值得一试的。遂一切都听沈佑指示,准备好好试试。多一点产量,说不定就能多养活一口人呢。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啊,那是爱惜极了。如今听说有办法,让粮食产量增加一些,自然是期待又卖力的。

    为此,沈佑在后院专门给几人划出了一块地来。前面是实验田,后面是居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这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。

    因为沈佑早上的一把火,县衙里面留下的人倒是老实了一些,上午也没出什么岔子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下午,却是出事了,有人击鼓鸣冤。

    沈佑当即换了官服到了前堂升堂,然后就发现两边的衙役稀稀拉拉的,一数少了三个人,看着就不够规矩的样子,还左右不对称,看着就不正规的样子。沈佑这才想起来,还没重新招人呢,待会这边案子结了,他得招让下面的人张贴告示,招几个人来。

    不过,现在还是先处理眼前的事情来。

    升堂后,外面击鼓鸣冤的人被带了上来,是一男一女,看着应该是一对母子。

    男的二十出头,女的看着三十多岁,两人身上衣服都是绸缎的,看着家境应该不错。

    “下跪何人,有何冤屈?”

    “民妇薛李氏,是县城里薛记杂货铺的老板娘,这是民妇的儿子薛贵。民妇此番击鼓鸣冤,却是因为民妇家儿媳跟她表哥私奔了,还卷走了我家不少银钱,请大人一定要给民妇做主呀。”

    沈佑听了,面上表情如故,看不出他是何态度。

    听完薛李氏的话,沈佑就让衙役下去传唤相关人等了,分别是薛李氏的儿媳崔家,还有薛李氏口中和其儿媳一起私奔的表格王家。

    两家都在镇子上,一盏茶的功夫,两边的人就都到了。

    可以看见,崔家和王家人的面色都很不好看,也不敢看薛李氏和薛贵,面上似有愧色。

    沈佑问了两家的人,崔家和王家的人对此事却是都不知晓,只知道女儿和王家小子失踪了一个月之久了,一点音信都没有。一开始他们还坚信自家孩子是有什么苦衷,不可能做出私奔这样的事情的。但随着时间过去,也不得不信了。

    所以被沈佑问起来,崔家和王家的人都是呐呐无言,都是老实人,这会也觉得是真的,自家不占理,嘴巴笨拙说不出辩解的话来。

    “你们薛家是想要找王家河崔家补偿吗?”

    沈佑问道。

    薛李氏当即就道:“正是,当初我们迎娶他崔家的女儿,可是费了不少银钱,如今这就跟人私奔了,这也会影响我儿子以后的婚事的。这样,将他们的染布坊拿来抵债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原本低着头跪着的崔家人和王家人当即不干了,面上也出现了怒色。

    “要我们的染布坊,想都不要想。真要我们赔偿,我们两个老的将命赔给你们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薛李氏却是不管,她当即在公堂上抹起了眼泪,“老头子你去得早啊,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被人欺负啊。看看,嫁过来的儿媳妇跟着她表哥跑了,他们家还这样强势啊。”

    哭完,又对着上面沈佑拜了拜,“大人,一定要给民妇做主呀。”

    那边王家崔家的人也急了,忙禀报道:“大人,这件事情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赔偿过了。那个时候,是由陈师爷主持的,我们两家凑了一百五十两赔给他们薛家。这一百五十两,可是掏光了我们两家的家底了。如今两家就指着染布坊过活了,现在还要将染布坊赔偿出去,那我们两家哪里还有活路。真这样的话,不如我们两家都吊死算了。”

    崔家和王家又难过又心灰意冷,也怪那两个不肖子孙做出这等事情来,连累两家人。那薛家一次又一次的逼迫,一副不把他们两家人逼死不罢休的架势。而且,据说薛家后面是有陈师爷做靠山的,他们哪里斗得过。一时间,两家人垂头丧气,心灰意冷,就等着沈佑断案了,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。

    沈佑看了看薛李氏和薛贵,见两人面上是愤怒的神色,但却眸光闪烁,尤其是那薛李氏眼中,更是偶尔有精光闪过,沈佑眸光转了转,道:“此事,本官会派人查证,待查明属实,再行宣判,退堂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结果,薛李氏面上顿时闪过失望的神色,然后一行人就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这事情,沈佑就派了身边机灵的人去打探,也指点了几下,让其如何打听线索,如何不露声色的打探消息。

    退堂后,沈佑就说了招人的事情,让下面的人去办了。他则是起身去了后衙,看着衙门颇为破败。再想起来时,一路所见所闻,这个元安县是真的穷。还是要抓经济,经济上去了,才能做更多事情,到时候修桥铺路,造水车,盖学堂,慈孤院这些,没有钱这些事情都开展不起来。

    那做什么能快速赚到银钱,改善一些元安县的经济呢。沈佑坐着,一只手在旁边的桌子上轻轻的敲着,脑子里在想着做什么赚钱比较快。他倒是可以研制出一些这里没有的东西,不如玻璃,水泥,肥皂等。但这些东西都太先进了一些,现在拿出来有些打眼。还是要一步一步来,那做些什么好呢。

    脑子里面想着做什么赚钱,突然就掠过刚才在公堂上,那薛家想要崔家和王家的染布坊来着。沈佑神色就是一顿,染布!

    对,他可以染布卖。染这边没有的颜色,这样做起来也很快,只要调出好看的颜色就可以了。这样他花个几日的功夫调好颜色,布匹马上就能出产,来钱快。

    嗯,沈佑当即开始琢磨起适合的颜色来。

    目前这边染布坊的颜色还比较单调,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简单的颜色,那他可运作的空间就很大了。

    沈佑当即就先琢磨出了几个颜色来,他打算染海棠红,妩媚娇艳的海棠红色,一定会很受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喜爱的。还有藕色,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,既独特,又很高级。还有水绿色,那清新淡雅的颜色,就像是春天的嫩芽一般。到时候成品出来,他要先给家里的娘亲和三个姐姐都寄一些。这些颜色一旦问世,一定会造成一场轰动的。

    沈佑在脑子里面先构思好了如何染色,需要什么原谅,然后就睡觉了。

    次日一早,沈佑就让人先去打听了县里的染布坊,他打算找一家信誉好的合作。毕竟,他如今官身,开染布坊也不合适。

    才吃过早饭,去后院看了一下研究水稻的几个人,见他们一切都妥当,沈佑就放心的回了前衙,开始翻阅县衙的资料和档案。看了大概一个时辰的功夫,出去打听染布坊的人就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大人,小人打听过了,县城里信誉最好的染布坊是红双喜染布坊,而县城里最大的染布坊则是锦绣染布坊,县城里最受欢迎的染布坊却是崔王染布坊,他们家的布染得颜色最为均匀,色泽也更亮一些,据说是有祖上传下来的秘方。而这崔王两家,也正是昨日堂上的被高崔王两家。”

    沈佑点了点头,让那人将打听到的消息的纸张留下,他再细细看看。

    那人将纸张留下,人就退下去了。

    而沈佑则是拿着纸,细细的看了一番,然后就换上常服,打算自己去看看了。

    最后,他定了红双喜这家染布坊。这家染布坊的规模不大不小,管事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,据说是一个很固执的人,但也很讲信用,从不耍花样。

    沈佑又犹豫了,他要人品可靠是不假,但若是太过固执执拗,半点不圆滑那也不行。

    沈佑这一犹豫,人就在双喜染布坊门口站住了,眉头微微皱着。

    “公子可是要染布?”

    正这个时候,有一个梳着妇人头的少妇走了出来,看到沈佑就问了一声。

    沈佑正要说话呢,就见旁边里面突然走过来一个人,一下子将那女子给撞到了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